提起 5A 景区,你会想到什么?是人头攒动的旅游名胜,珍贵的历史遗存,还是美好的自然风景? 然而,现有 5A 名录上的部分景区,可能与人们想象的「旅游景点」有所出入:诸如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南京的秦淮河,这些生活气息浓郁的城市景观,都是 5A 景区;还有常州的恐龙城、西安的大唐芙蓉园、金华的横店影视城,这些主题乐园也都是 5A 景区;另一方面,敦煌莫高窟、应县木塔、红河哈尼梯田、元上都遗址等著名景点、世界遗产却都未列入 5A 名录。 5A 级究竟意味着什么?5A 景区又是如何评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优质景点并不是 5A? 5A 到底在评什么 旅行社广告常常以「本行程包含 N 个 5A 级景点、M 个 4A 级景点」为噱头,高 A 级景区就是出行的质量保证。 不过,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5A 的重点并非景区的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在于通常被视作附属环节的交通、住宿、厕所、餐饮。 A 级景区的评分标准和管理要求,均由国家旅游局规定。这一评定开始于 1999 年,共分为 A 到 4A 四个等级。至 2003 年,国家标准升级,增设 5A 为最高等级。 根据评级标准,各级别大致可以概括为 1A 卫生达标、2A 游览方便、3A 游客舒适、4A 设施完善,而取得 5A 级称号,便意味着该景区在设施、环境和服务等方面均达到最高标准。
比照着评级细则,有意发展旅游的各地政府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 5A 创建、申报工作。 这种被称为「金元战争」的评 A 之争很有可能导致一种结果:只有那些地处地方财政雄厚的景区,才能获得评上 5A 级的机会。 对 5A 景区地域分布的统计,完全支持了这一推论。 自 2007 年开始评定 5A 至今,全国共有 5A 级景区 249 处,多数集中在东南省份。 5A 级景区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江苏,共有 23 处,其中又以苏南地区最为密集,仅苏州一市就有 6 个 5A 级景区;其次是浙江,共有 16 处之多。 而西藏、青海、内蒙古等旅游资源富集的地方,5A 景区却极少,且多是新近才入围。 5A 级景区的分布,呈现出沿海多于内陆,东部多于西部的趋势,和全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几乎正好相反。
事实上,由于 A 级景区申报工作的特殊性,高 A 级景区自始就存在着向大中城市富集的趋势。 北京大学的研究者统计了 2000 年首批 4A 景区的空间分布,在 187 个景区中,有 83 家位于人口中等以上城市,且以城市人文景观居多。这些依托于城市的旅游点,在基础设施上有先天优势,更易在服务和管理水平方面达标。
同理,位于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景点,也自然比历史遗产丰富但是偏僻的景区更容易获得 5A 级称号。 但事实的另一面是,这些集中在大都市的城市景观,恰好和旅游所需的新鲜感和异域感背离。 总的来说,5A 级景区名录很可能无法给你带来最佳旅游体验。它可以确保的,其实是通畅的交通、干净的厕所、设计良好的解说,和虽不难找,却不保证不宰人的餐饮。 5A 景区的标准,为什么会是这样? 为「服务」服务的标准 给景区评级是中国旅游标准化的产物之一。 建国初期,访华游客极少。改开之后,中国旅游业才开始迎来真正发展。然而,即使有悠久历史和众多的文化遗产,中国景点配套设施的落后,一度让很多外国游客深感震惊。
1987 年,国家旅游局从涉外的星级饭店开始了旅游业的标准化历程,开始「与国际接轨」。 部分旅游标准摘录,GB/T 为推荐性国家标准,LB 则是旅游行业标准。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出台的旅游标准最多的国家。 由于最初的动机就是针对基础设施的不足,长期以来形成路径惯性,对旅游业的评价始终围绕硬件设施展开。 虽然星级景区的标准包括三大细则,其中的「景观质量」和「游客意见」部分均需达到一定标准,但这两部分评分点总共才 26 个。 实际操作中,国家旅游局的暗访专家出具的报告才是 5A 申请是否通过的关键。暗访考察的内容便是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共 216 个评分点。要达到 5A 的标准,硬件设施的 1000 分需保证拿到 950 分。 评定工作以《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为依据,后修订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各星级景区在三类细则中均需达到相应的分数线。 暗访的专家组一般为 3 到 4 人。不过,与全面考察用户体验的米其林暗访评审员不同,旅游局的专家主要只考察景区的服务设施,参照详细的评分细则来打分。
了解到 A 级景区的评价标准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 A 级景区大多数都分布在地方财政充足的东南沿海地区了。 不过,近年来,中部和西部的 5A 景区增长势头很足,就连高冷的珠峰大本营也在积极做景区 5A 提升规划。 那么,地方政府为何这么热衷于建设 5A 级景区? 门票经济还是旅游经济 最直观的联想是,申 5A 为了门票涨价。 诚然,中国旅游景点的门票贵是网上常见的热门话题,景区的 A 级也确实是门票价格调整的重要参照。 然而,根据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统计,从 2009 年到 2014 年,5A 景区平均票价与当年城镇居民月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呈逐年微幅下降趋势。5A 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同比增势与 CPI 同比增势,也呈反向态势。 也就是说,相比中国普通人的收入水平,5A 门票并未水涨船高。
事实上,考虑到申请活动通常数十上百亿的投入资金,光靠一张票涨几十块钱根本无法回本。5A 景区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其吸引游客的能力。 目前,景区 A 级标准是中国唯一一个针对旅游区的综合评价标准,5A 仍是全国旅游系统最高等级的金字招牌。 时至今日,全国约有 A 级景区 8000 余家,而 249 家 5A 级景区游客接待量占其总接待数的 21% ,4A 和 5A 级景区的总接待量更是超过 A 级景区总接待数的 2/3。尤其是在面向团队游客的旅游社分销端,高 A 级景区的基础设施优势非常有利。 其次,旅游行业的乘数效应很可观。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产业每收入 1 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 4.3 元的收入。除了直接的旅游收入,旅游产业还能带动 110 个相关行业的发展。 在实业乏力、旅游业对地方经济愈发重要的时代背景下,创建 5A 景区对拉动经济、提高地区知名度、促进基建等都有很大助益。
不过,几位经济学学者的研究也同时表明,尽管 5A 景区促进了旅游人数、收入的增加,但对人均 GDP 的促进有限,耗资繁巨的建设过程还降低了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人均 GDP 的效率。 而对游客个体而言,尽管标准化的建设促进了景区硬件设施的改善,但是对于今天对个性独特体验追求的游客来说,很多标准已不再适宜。 比如,由于 5A 级的标准对景区的丰度和规模都有要求,景区面积必须达到 3 平方公里以上,很多极具价值的「小而美」的景区便不在 5A 之列。 因为 5A 对规模和丰度的要求,景区建设逐渐兴起了边缘外扩的趋势,增设毫无必要的游览车和游客栈道,或是以某个 4A 景区为主体,与周边大小景观打包联合申请。
其实,出行不用唯 A 级论,毕竟,真正稀缺的旅游资源,早已超脱了经济发展的单一目标。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莫高窟,至今连 3A 级景区都不是,更为了文物保护,实行每日 6000 张门票的限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