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是历史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或许还是哲学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对于民生,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自力更生才是民族特质。 说起自力更生,安徽黄山黟县宏村景区之导游讲解,给我印象深刻。对于离鱼米之乡、平原之乡隔着一座大山的地方,生在山区的居民天生有着勇闯出去然后荣归故里的地域习俗,但没想到的是,这种饱含着历代宗亲血泪付出的荣归,承载了这里后来流传的徽派建筑,变成了如今的5A景区。 同样的还有传承着客家文化的闽赣粤客家建筑,赋有地域特色及民俗、民风,风格独特,彰显底蕴。有些成了5A景区受游客追捧,有些默默伫立,等待被遗忘。可无论如何有种退回去吃老祖宗饭的感觉,自力更生的影子不见了,迎合、做作变得多了起来。 所以,有些地方借旅游扶贫之名,冠政府主导之名,谋取私利。有些地方过商业化,旅游开发大兴资本之道,价格欺诈现象多发,甚至全年收成就靠旺季的一两个月,旅游旺季价格涨幅过大成为近似病态的一种常态。 如此一来,即使再有好客精神,也难尽地主之谊。而旅游也不应是奢侈的事,不应只是高收入群体的活动。有钱人旅游是浪漫,可以奢华,但没钱人旅游绝不能成为受罪。现如今,旅游六要素,一言以蔽之,花钱。旅游却绝不是为了花钱,古人叫盘缠,只是个基本生存需求而已。《徐霞客游记》堪称国民游记之模板,唯有细致观察、深入调研、触景生情方能如此,与现在快餐式的朋友圈、攻略式的tips,不尽相同。 那旅游如何带动扶贫?据世界银行估算,旅游业每消费1美元,可为全球带来3.2美元的经济增长。总理也说旅游业是实现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柱。除了发展当地旅游,开发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等,企业参扶也是一种形式,万达集团投资贵州丹寨就是一例。可以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可以说是产业远见、敏锐嗅觉,甚至是政治驱动。扶贫意愿之强无可言表。 扶贫之根本在自力更生,旅游之根本在民相亲。旅游扶贫功在当下利在千秋,重在文化重塑,心心相通。旅游扶贫不是扶而是带,不是硬要这辈子即刻脱贫,而是让下辈子子孙因此受益。对于闭塞贫困之地,总理说,旅游业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人们的视野开阔了,思想观念更新了,精神状态改变了。精神状态契合民心所向,民风所致,由贫转富重在精神构建。另一方面,游客进来了,意味着礼尚往来,对于真诚,人民往往愿解囊相助,远胜矫揉造作博得同情,需要下功夫改进的,只是让人们更便利的来、更温馨的住、更舒适的走、更愉悦的再来。 曾经有人说绝对不是在“以钱为纲”理念下所谓人均800美元就叫做小康社会,而是每个老百姓住得起房、上得起学,看得起病,退得起休的社会才是小康社会。未来五年内通过发展旅游业使1200万人口脱贫,也不应单单是人均收入超过贫困线。否则难免草原天路收费的一波三折,即使靠旅游成为富裕,也会变得像凤凰古城收费落为话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