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旅游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今天是:

行者旅游

当前位置: Home > 在线旅游 >

旅居养老不是寻找诺亚方舟 而是重建精神家园

时间:2016-05-17 来源:行者旅游 TripMaster.CN 官网:https://www.tripmaster.cn

旅居养老不是寻找诺亚方舟 而是重建精神家园奥地利 哈尔施塔特 Hallstatt

2015年下半年行者旅游都在吆喝“旅游+”,但凡有点想法的人都会写一个“未来旅游规划行业十大走势”,“‘旅游+’首先是以旅游为前提然后+“,“跑到“旅游+”的风口猪都能飞起来“诸如此类,当然大家文字各尽文艺,就像今天说IP一样火。我必然是最早不甘寂寞的人群中的一员,写了个“旅游+黄金时代”,主要是描写未来的旅游行业的发展大概会在那个方向突围、全国的市场形势以及一个合理的旅游目的地建设需要的元素。

事实证明我的预判是几乎正确的。不敢说时过境迁关于传统旅游景区的升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养生养老度假以及一些特色化旅游都被轰然推举到了额眉之上;不管是来套取政策资金扶持还是真心实意的都踊跃的在寻找变革之路,都在做自己的转型,有一种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试图突出重围的勇气幡然写在中国旅游“大跃进”的“红色账簿”之上。

不过!回头细想,尤其是对于养老产业来说绝大数操作者甚至是几乎谬误。借此今天从几点小的思考分享与大家。

1、健康的罗赛托人

世界上大概有两类长寿且自然生老人群:一类地处地中海亚平宁山脉的罗赛托属于意大利福贾省,位于罗马的东南方,他们食肉脂肪热量高甚至还有很多肥胖;另一类地处亚洲,我们的邻居岛国日本,他们食素海鲜类大部分身材匀称健康。

但,他们都很长寿且自然生老。

今天我们以罗塞托为例。当然更宜推荐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书《异类》来读一下关于罗赛托人。关于罗塞托人的长寿的秘诀在这里做了大量的详尽的介绍。以移民美国的罗赛托人(1882后形形色色的罗赛托人移居宾夕法尼亚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罗塞托城,形成了一个特色的小气候。)为例,他们长寿的秘密几乎与食物无关,而是:

1)开放的心态和健全的社会结构。罗赛托人健康的秘诀就在罗赛托自身。罗赛托人喜欢互相串门,来到罗塞托城经常可以看到罗赛托人在大街上停下来用意大利语言拉家常,或者邀上好友在自家的后院聚餐。在这个城镇的社会结构中,家庭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

2)三世+同堂。他们绝大多数是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众多家庭和家庭的祖孙三代,长辈在这里受到家人特别的尊重。

3)信仰。在卡米尼教堂,教堂使得聚集在这里的人们是那么融洽平和。

4)社团的公共保障作用。在这个不到两千人的小城,独立的市民团体就有22个。在这里的社团,人人平等,社团鼓励那些富有的人士,抛开他们成功的浮华一面,去帮助那些非成功人士克服生活中的挫折。

5)本土文化移植与守护。为了让意大利南部的本土文化植根于宾夕法尼亚东部的这块丘陵,罗赛托人发展出了一个强大的、能够自我保护的社会结构,这使得他们免于遭受现代社会的冲击。

当然,罗赛托人之所以健康长寿,是因为他们独特的根源,是因为他们自己在山丘上建设的这片小天地。这就有点像老子《道德经》里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当然一切的前提是独立的“公民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超然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我们试想一下,你说的养老和旅居养老与这是何等的异同?

2、三个家,中国的老人在哪里?

鉴于我国占世界人口比重的五分之一,而实际上农业人口占据世界农业人口的五分之二(包含农业城镇人口在城市打工人群,非绝对务农人口)。我以乡村学校为案例说出去。

乡村的小学已经几乎撤掉,小孩需要到乡镇上学,而父母基本上把家里的地都荒芜或者租赁给别人,如果经营也就是只种常用作物。家里一套房子,陪孩子在镇里上学一套房子(不管是租赁还是买卖),县里打工需要一套房子(不管是租赁还是买卖)。中国三世三居三散落,支离破碎的家庭环境。

试想,老人又放在怎样的位置?

当然在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城里人很多自会享受寻找养老的诉求,他们有“独立的人格”、合理优越的卫生条件、还会炒股做投资,没事儿可以有个2.5天的周末,有钱有闲有心情。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目前县域社会的养老还处在相对落后的水平,法律法规、医疗保障、社会福利,都处于日臻完善的境地。还有信念信仰体系的建立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当然,我无意于是城市还是乡村,没有区别对待,只是客观条件决定下也就更不用谈老人何去何从了。

3、一个养老生态系统的建立

生态系统的概念原本是属于生物学角度来看待的。概念并不鲜见。能把这个概念演绎到炉火纯青的当然是乐视的贾跃亭了,一个冠以以开发布会为名的“生态公司“,建立了一个超级庞大的生态系统。我们不用去明白这是啥,这个具体怎么解,只需要明白这是中国当代版的以价值观引领的“I HAVE A DREAM”。又可以实现。他显然成了这个时代属于中国自己的马丁·路德·金。

其实,我更想说养老亦是如此,建立一个生态系统,而不是一个年龄层的养老,也不是什么“抱团”,这样单一的生物结构很容易出现问题,岂止是面对一个个老去。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建立是需要引导并遵循其规则的。这就得引入到一个新的概念“四生”:生态、生产、生活、生命。

1)生态。生态包含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个自然环境的优良,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等等;二是人员的年龄结构丰满,要做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第三个是社会结构和保障系统的稳定性。通常我们考虑更多的是第一条件,第三个条件考虑不足,而往往忽略最多是第二个条件,这也就造成我们极大地谬误。

2)生产。工业文明逐渐解放了人的四肢,从一定程度上是人类的进步;农耕文明取代了狩猎,从一定程度上是人类的进步。但尤瓦尔·赫拉利以《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告诉我们:我们在驯化小麦的同时表面上是驯化了小麦,但是小麦的产量得到增产,品种得到改善,更好的适应土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小麦驯化了人类。他们反而是更大的受益者。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无论是互联网文明还是工业文明我们都需要反刍农耕文明:表面上科技进步,但科技让我们逐渐追逐而“失控”。时代需要呼唤生产,一是真的需要慢下来,二是至少也要追求一点《桃花源记》里“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自然情趣吧。至少可以锻炼一下体魄,寻找一下精神世界里的“沧浪之歌”,用一种最自然最生态的方式与土地亲密。

3)生活。生活是错综的。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生活啊。好像在城市里只能叫谋生活啊:日出而上班,日落而下班。也不知道在城镇化的大浪之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才是真真正正的生活?好羡慕可以喊出生活二字的人。一个养老系统需要的生活。

4)生命。老子曰: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当然在这里除了自然条件下,还有精神家园的引申含义。养老实际上就是守护精神家园,这就是为什么我会以移民美国的罗赛托人为例了。实际上他们建立的是一个精神家园,属于自己的家,为守护共同的精神家园而建立的。再大到美国移民,整个美国就是在建立一个大共同“精神家园”。在国内也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案例,那就是聂梅生老师的“清朋华友”,他们其实是志趣、人格独立健全的一类人共同价值观的组合,构造一个移民式的“精神家园”。

纵观整个中国所有的养老和旅居养老都是不可言说的忧伤,只是小规模人群可以拥有、用人民币堆积而成。他们并不能代表普罗大众的真实意愿。随着社会进步和信息公开所有的人都会从观念上逐渐意识到真正的养老不是迁居、不是被剥夺生产能力和一次性的”脱贫致富“,每个人都需要参与到建设社区和社区自然生长之中来。但这个过程又极其漫长,需要足够耐心。

观察世界我更建议以生物视角看这个问题,其实自然死亡才是最正常的死亡。三个家,老人到底应该在哪里?旅居养老不是寻找“诺亚方舟“,也不是内心无根的盲目的迁居,而是重建”精神家园“。

生死也原本是很体面、很优雅的一件事情。


百度搜索:旅居养老不是寻找诺亚方舟 而是重建精神家园 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Google Search:旅居养老不是寻找诺亚方舟 而是重建精神家园 Find more information!


------分隔线----------------------------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