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旅游、大发展、景区开发大潮,让亿万资金进入这个看似一本万利的市场,时间的推移却让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感觉到力不从心,原本并不单纯的景区开发建设,却因为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跌宕,只能变得单纯。大资金的投入和其它产业的效益不理想,导致投资人急于在景区上快速寻求到资金回报,这也就是很多景区“死劫”的前因。景区“生死劫”,生也投资人,死也投资人。 一、政府主导下的优质资源 在国内,好的旅游资源都在政府的手里,政府为经营主体的景区发展也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现象。本来因为政府所处的高度,高于企业思维,并有着优势资源整合的特殊能力,景区的发展应该一路高歌,但现实却是问题重重。多部门管理,管理主体混乱;一心谋政绩,处处形象工程;外行指导内行,实时拍脑门决策;大事小事,开会讨论,一会半个月;个个规划高大上,实际运作落地难。 好的资源+好的运营=优质的市场回报。本来优质的资源在政府手里,让政府主导是件好事,但实际却不是那么理想,破此“生死劫”必须由市场导入管理模式,迎合市场、创造市场、引导市场(漫漫征途不知政府何时能够走出去)。 二、跨界转行自欺欺人 房地产、矿产等快速掘金行业的低迷,使得很多老板跨界转行,投资旅游业,寻找出路。这些老板的进入,让景区发展迎来了一个遍地开花的高峰期,无所谓资源,有块地皮就能建景区,建了景区就等着赚钱了(哈哈,现实击碎了无数老板的梦)。 这些跨界投资人,有的是被当地政府画个“大饼”给忽悠了,资金进入后发现问题,因为大资金投入导致难以脱身,越陷越深,政府看到了业绩,投资人却看不到了方向;有的是自我感觉良好,主动进入市场开发景区,全程采用一把手决策制,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两类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缺少对行业的认知,缺少实质性的调研论证,很多投资人把到处走走,挨个景区看看,同质性型景区参观作为市场考察、项目论证的基础。这类考察论证的方式,让国内景区建设演变成了一场景区项目的迁移运动,景区的“外衣”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一进去后才发现,长得都一样。建设浪潮过后,就是死亡浪潮来袭。每个景区投资人,都认为自己的景区产品非常完美,信心满满,但到了市场检验的时刻,一个个却再也笑不出来,更可悲的是大部分投资人连这个“死劫”的起因都不知道,一味地强调运营问题、营销不力等表象问题,从而忽略产品本身的问题。 大部分景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很少有人会考虑景区产品问题,因为那样就是挑战投资人的战略决策,否认、推翻自己,这是任何一个投资人都很难做到的,将错就错,一切向钱看,让大部分景区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每一个景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地理环境、区位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没有两个景区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复制性的景区建设模式只能保证项目的复制,却很难保证运营成功的复制,复制性开发建设在当前的景区建设中已经成为常态,但正是这类常态,让景区亏损、夭折成为了常态。难道是无复制不景区?景区需要创新,需要属于自己的旅游项目,创新型的景区建设,会让景区未来发展焕发生机。 三、景区困局的新生之路 目前国内景区发展如火如荼,但真正盈利的却寥寥无几,景区进入运营期往往是问题不断,这也导致了各类景区咨询机构、托管机构层出不穷,这里不乏实力派团队,特别是南方景区,在面对各类景区问题难以解决时,采用外包托管的经营模式,让所谓的专业团队进驻,改善景区经营现状,但最终完美收官的也是屈指可数,因为大部分的托管团队到位后,真正的决策权还是在投资人手里,针对景区运营和营销的服务提升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面对景区各类问题时,我们首先不能直接针对景区本身,对于病因要寻根问源,有的景区问题是出现在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上,这类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但大多数的景区问题不是出在景区上,而是出在人上,出在投资人身上。这类病因,也是最难治的。景区要发展,在建设初期就应该明确景区旅游吸引核,在旅游吸引核的理解上,投资人则是见解不一,在这个环节景区的病因就种下了。如果是没有旅游吸引核概念的景区投资人,那这个景区几乎可以确诊为绝症了。 在进行景区修复的过程中,第一个不是看产品而是看投资人、决策人。通过交流了解投资人的总体思路和景区未来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对景区的问题有一个大概的诊断,如果投资人是容易采纳意见,接受新思想的人,那景区的提升修复就可以进一步推进;如果投资人是固执己见,以己为尊的人,那对于这个景区的下一步工作,就可以直接放弃了,因为结果是可以预知的。 景区要发展,就要展现自己,模仿永远无法超越。当景区面对各类问题时,切不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要学会静心思考发现问题。景区的发展是长久的,切不可为了短期利益急切冒进,这样不仅难以解决景区困局,还会将景区带到绝境。要想做活景区,就要学会放弃短期效益,因为景区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效益的项目,长期效益的短期化无非就是自掘坟墓。 做活景区就要明确吸引核、锁定吸引核,给市场一个埋单的理由,如果旅游吸引核是动态的,那就能保证景区的长久发展了,跟随市场、创造市场、引导市场。把脉景区,先治人,再治项目。 四、遍地“专家”专家难求 目前旅游圈内遍地“专家”,但专家难求。随便在圈内找个人出来都能侃侃而谈两小时,但真正让其执行落地,就不知所措了。因景区真正的发展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所以人才储备不足,更多的“专业人士”也都是跨领域进入,如做城市规划的、历史文化研究的、旅游专业教授学者等各类人士组建成了现在的景区专家阵营。这些人大都是理论学者,深入景区一线,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专家学者寥寥无几。 景区要发展就要有一个好的掌舵人,正所谓千兵易得,一将难求。目前景区市场,鱼龙混杂,各色专家因利益驱动,向景区靠拢,这就让景区投资人不知如何辨别真伪了,遍地“专家”,专家难求的局面也就衍生了。提问题的人很多、提解决方案的很少、能够将解决方案落地的人就更少了。 只会提问题的人是伪专家;能够提出解决方案的是理论专家;能够落地解决方案的是实战专家。我们当前接触最多的是伪专家,信服并认可的是理论专家,真正需求的是实战专家,然而真正的实战专家往往深耕于某些景区多年,有着可观的薪酬,稳定的工作状态,如果没有某些特殊因素驱使很难导致其另寻新主。还有一部分实战专家自主创业,打造自己的团队,这也就导致了目前景区高级管理市场进入了人才奇缺,一将难求的窘境。好的掌舵人是景区未来发展的核心与灵魂,人才的缺失也是景区发展的一道“生死劫”。 五、景区的被文化之路 企业的文化是一种习惯,也可以说是一把手的习惯;景区的文化则是一种底蕴与渲染,深深根植于景区,无需雕饰。有人说景区文化是景区发展的生命线,所以每一个景区在规划开发初期都会为景区进行文化定位,但大部分景区在这个过程中都是被文化了,可以理解为被一把手的想法给文化了,为了一个文化主线,大动土木搞建设,牵强附会编故事,生搬硬套上项目,最终发现是为了文化而文化,把景区弄的不伦不类,关键是市场不买账,这类被文化的景区在目前的景区发展浪潮中也是比比皆是。 景区文化是一种本土文化、快乐文化,需要的是被发现、被渲染,而不是被赋予、被打造。景区的文化是景区发展的生命线,是正确的,但景区被文化就好比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很难长久。 六、大投入高产出的景区开发误区 很多投资人都认为景区投入越大,建设越好,未来市场就会越好,但往往事与愿违。其实市场很简单,只需要你给它一个亮点一个理由,它就可以埋单。大资金投入,无疑把景区打造成了一个重资产项目,这对于投资人和运营团队都会在无形中带来巨大的压力,不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 旅游本身是一个动态性强,发展多变的产业,一切都在跟随时代的发展,市场的喜好快速变迁,今天可能爱不释手,明天就可能抛之脑后,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下,景区的重资产运营对于景区而言,无非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拥有优质的景区资源,要比拥有一个建设完善的景区更有优势。市场只需要一个埋单的理由,那我们只需要在景区的原有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埋单理由,迎合市场就足够了。一个景区只需要保证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切勿大资金投入,特别是大规模固定资产投入,如果景区一旦出现问题,这些都会成为投资人和经营者的负担。 景区的开发不一定要以烧钱为支撑,有可能一个涂鸦、一面旗帜、一个背景音乐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市场反应,景区的开发过程,要根据市场的反应,自身所处环境而灵活多变,切不可刻板守旧。旅游市场是多变的,就要有与之对应的旅游产品打造模式,固守大投入高产出的思想模式,在现代景区发展过程中,很可能会加速景区项目败北的步伐。 景区发展的“生死劫” 景区发展的“生死劫”,是投资人决策失误、缺少市场认知、理想化建设推进、本位思想指导全局。也是复制化建设,千城一景。也是人才匮乏,服务松散。市场的浪潮不会给任何一个景区再来一次的机会,景区要想长久的活下去,要么拥有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要么打造独一无二的旅游经典。 景区是一个长线项目,越大规模的投资,相对应的也是越漫长的成本回收期,回收期越长,风险也就越大。很多景区在运营过程中游客爆棚,但如果考虑到投资成本均摊和运营成本支出,很多景区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这也是目前很多景区风光背后的故事。轻资产运营对于一个景区长远的发展而言,也是一条必由之路,特别是针对私企投资人(政府的投资就不多加评判了)。景区的轻资产运营就是在保证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上,利用景区自身资源优势、市场环境优势等外界条件,打造景区亮点,迎合市场,做到借势开发。要做到借势开发,有一个必备的前提就是需要一个优秀的掌舵人,此人不仅要了解景区自身所处大环境,还要对旅游市场有足够的把控力,因势利导的创新力。 景区发展的好坏追其根源,不是景区产品而是人,景区的“生死劫”也是人,是投资人和决策人的格局、思想深度、专业素养。景区的发展可以理解为“因人生、因人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