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6年湖南张家界建成玻璃栈道“云天渡”并迅速走红,景区玻璃栈道建设就驶入了快车道,成了不少景区所热衷的“香饽饽”。但让人始料未及的麻烦接踵而来。2016年9月,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玻璃栈道山体上的石头突然脱落,砸到一名女游客,使其右脚掌粉碎性骨折。2017年4月9日,武汉黄陂区木兰胜天景区玻璃栈道项目发生事故,造成游客1死3伤。今年6月份,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安怀镇佛子岭景区玻璃栈道也发生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 一时间,不少地区下发通知,要求加强A级旅游景区玻璃栈道项目管理,结合实际全面评估现有玻璃栈道项目的安全性、必要性和体验性。全国的玻璃栈道都危如累卵,关停的关停,整治的整治。 诚然,传统观光型景区想要创新并不容易,但盲目跟风可能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在景区“网红”项目的背后,发展创新和安全意识都不容忽视。 新趋势中寻生机在过去,逢年过节,全国主要景区总是人满为患。如今,多家景区已经开始正式推行全网票务预订和总量控制。故宫博物院在这方面可谓循序渐进,2015年6月13日起,故宫正式实施每天8万人次限流措施,2017年“十一”长假期间首次实现全网售票,2019年起试行分时段售票,让观众可以根据预售系统显示的情况选择合适时间入院参观,保证每一个观众的参观品质。 为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全国已有北京八达岭长城、张掖丹霞和杭州千岛湖等多家景区施行线上购票和实名制分时预约入园制度。从服务和管理的长远眼光看,这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景区发展不能只提升硬件,配套服务也得跟上。 1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旅游景区管理水平,优化民众出游体验:实施景区流量控制和门票预约制度,大力发展“智慧景区”,探索节假日景区车辆进入预约管理。 伴随技术进步,不少传统景区为加强管理,更合理地分流游客等,纷纷启动“刷脸”入园的新模式,我国已有包括秦始皇兵马俑、华山、乌镇、三峡大坝旅游区在内的几十家知名景区采用了这一入园规则。 在景区想方设法延长游客旅游时间、增加游客参与度的当下,很多地方仍有“留客难”的问题,夜间旅游便成为了一个突破口。 北京市政府今年提出十三项具体举措,意欲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费品牌。其实在元宵节,故宫就推出了灯光秀,尽管褒贬不一,但也算是一种尝试。而古北水镇早已打出“星空小镇”的口号,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成为景区夜间旅游的正面范例。 截至2019年10月,全国发布夜间经济、夜间旅游相关政策规划的城市已超过40个。城市灯火下的夜间旅游,方兴未艾。 随着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将以景区为基础,不断向更广阔的外延延伸。 今年年初,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在第三届中国景区创新发展论坛上表示,景区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全域旅游之间不是转向的、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同时存在的关系。 诚然,我们第一次到一个地方,首先想去的总是景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景区是永恒的。但另一方面,景区又是永变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景区需要变化,要将垄断性和运营的变化性两方面融到一起,才能一直保持活力。 景区下一个变数又将是什么,就留给2020年解答吧。(品橙旅游 Cathy L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