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高德地图推出“景区随声听”电子导游系统,涵盖全国500多个景区,游客根据需要购买导览语音包,在游览过程中收听。首批导游讲解者有学者、旅游达人、媒体主播等,当然也有真正的导游。这些名人导览语音包贵的12元,便宜的3元,比真人导游讲解服务价格便宜了不少,当然主要卖点是权威和风趣。 高德地图称这些跨行的马未都们为“导览官”,无疑是抢了导游员尤其是景区讲解员的饭碗,从不到半年时间的300多万的收听量上可以一窥景区讲解市场体量。 2020年,百度、腾讯以及其他掺和者也会丰富上线算不上“黑科技”的地图导览系统功能,随之而来的是景区讲解职业空间的压缩甚至慢慢消失。也很容易联想到的是,带来旅游印刷地图的设计、制作和销售等相关技能和职业的萎缩。 北京恭王府门前摆出了一个告示:近期大量游客投诉,在飞猪、去哪儿网、马蜂窝、淘宝网站购买的恭王府门票+讲解(电子讲解),价格高于景区门票且无法刷身份证入园,经核实非恭王府官网购票平台,请退票后到销售窗口购票。 有意思!景区实行门票预约后对OTA以及其他渠道的影响很大,OTA拿景区门票与其他产品要素尤其是电子讲解服务进行产品组合,可能会出现利益分配问题。 直接联想是,高德地图导览语音包收入会分给故宫、颐和园等旅游景区吗? 2020年,景区同行们可能会关注这些特殊“版权”了。 自由执业导游 电影《手机》开始有一个有趣的情节: 年轻的严守一帮吕桂花给她在矿山工作的丈夫牛三斤打电话,矿工接到电话后,在大喇叭喊了出来:“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让我问一问,最近你还回来吗?” 可是,吕桂花不知道牛三斤是否回来。 同样,游客接受了马未都先生的解说和导游服务,可是马未都先生却看不见游客的反应,或者听不见游客的提问。 问题是:马未都先生应该取得导游证吗? 根据2016年颁布的《导游自由执业试点管理办法(试行)》规定: “线上导游自由执业是指导游向通过网络平台预约其服务的消费者提供单项讲解或向导服务,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导游服务费的执业方式。” “持有在试点地区注册的初级及以上导游证,身体健康、且2年内未受到行政处罚的导游,由各试点地区旅游主管部门审核,可以参与导游自由执业。” 马未都先生的“讲解声音”和本人分离了,怎么办? 看来《导游自由执业试点管理办法(试行)》没有想到这种状况。 2016年《导游自由执业试点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后实际上催生了导游职业的一个分支——自由执业导游,也称“网约导游”,携程平台上称为“当地向导”。 可以肯定的说,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是自由执业导游大范围产生的前提,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聚合目的地碎片化、个人化的旅游服务,直观地呈现在游客面前。 2019年,微信朋友圈、今日头条、抖音、百度等出现了大量以“旅游达人”、“本地向导”等个人名义发布的旅游产品广告,也是这种动向的直接反映。 2020年,会出现更多的不经过传统旅行社而是在网络平台上出售服务的自由执业导游。 2020年,同样会出现关于自由执业导游的问题和纠纷,就是《导游自由执业试点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自由执业的导游不得从事讲解、向导以外的其他业务。”。 为此,法律专家李志轩提醒:“今年《电子商务法》施行,要求网约导游合法经营,即要有营业执照,且还要合法执业。如果网约导游无照经营,且在原国家旅游局批准的导游自由执业试点省、城市外执业,不仅网约导游违法,而且平台也会涉嫌违法。”、“如果网约导游仅仅提供导游服务,只要有营业执照,一般不会涉及旅行社业务。实际上,网约导游从事的业务就是“微型旅行社”的业务,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网约导游和平台将会同时触动法律红线。” 目的地旅游专家 2019年11月,微信在北京推出“微信国家欢迎计划”,行内理解的意思就是通过微信小程序的方式,协助境外国家或者地区旅游局建立面向中国游客的目的地数字系统。微信的计划是:“未来目标是覆盖全球旅游局和背后的庞大商户合作伙伴网络。”估计微信的考虑是让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使用小程序,连接起支付以及其他动“钱”的场景,而境外目的地琢磨的是最好在旅游前就触发小程序,问题是:哪来的流量触发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