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调整在加盟商看来,很难谈得上是实质性让步;而这样避重就轻的“有的放矢”,却让业主倍感无奈。酒店扩张速度失控,就像定时炸弹。
在历经半个多月的相对平静期后,华住集团于6月7日公布其之前承诺的调整方案。客观来讲,该方案确实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让利扶持,但仍有多位加盟商失望表示,调整后获益相当有限,集团方面姿态依旧是形式大于内容。并且已有部分加盟商趁华住承诺的一个月免责期,着手退出加盟。 距离华住加盟商“518上海行”已经过去近20天,当初统一着装闹会场、拉横幅、堵华住总部等举措,引来酒店业界高度关注。华住董事长季琦在会面业主后承诺,一个月内给出具体方案及调整细则,而今,加盟商企盼已久的“新政”,在6月7日正式出台。 本次细则针对财务监管咨询费、会员卡销售、经营困难门店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财务监管费用免收政策 会员卡销售政策调整 注:以上RevPAR指客房RevPAR。 从财务监管咨询费免收来讲,单此一点,华住的年营收将减少上千万;拿会员卡销售调整分配比例、取消考核来看,这确实是在应加盟商诉求作出让利;而对困难门店扶持出台的具体减免标准,一定程度上,这也为营收恶化的加盟商减轻了止损压力。 不可否认,华住这次的确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但调整方案在开头便作出提醒:这是集团在现有加盟合同约定之外的让利,而扶持为华住自主行为,本次调整具有时效性。另外,就加业委会(之前为加盟商筹备委员会)提出的几大核心利益诉求,本次通告基本没有作出明确回应。 意料之中,加盟商似乎对久候方至的方案调整并不买账。 “我的店面亏损是持续性的,这里扶持有时效性,华住一年时间能够确保我们彻底扭亏?”、“已经亏损的,但时间没有达到18个月以上,意识是我亏损得不够还是说就该认栽?”、“这个RevPAR的界定,具体是依据什么算法,我超过90还是很难盈利怎么办?”…… 而真正的吐槽点,还是加盟商认为本轮调整纯属“隔靴搔痒”。 “这几个内容基本没有涉及到深层次的共性问题,比如重复收费项目,店长的管理考核制度、合同中霸王条款问题等等。”显然,此次调整在加盟商看来,很难谈得上是实质性让步;而这样避重就轻的“有的放矢”,却让业主倍感无奈。 据悉,筹委会(现加盟商业委会)在成立之初,递交了修订数次的告华住集团书,其中,杜绝近距离开店是加盟商申诉最为集中的条例之一,但在这一点上,华住方面似乎有着自己不变的判断逻辑。 此前华住曾表示,门店密度与营收没有必然关系,其新近推出的近距离保护举措,都是其超越合同外的自我约束,并不涉及任何协议。而近日华住CEO张敏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同样认为:“中国经济型酒店需求量远没有过盛,未来华住在经济型酒店市场的布局还将继续扩张。” 而这恰恰是加盟商最为担心的,某个区位的盈利状况和饱和上限标准到底该怎样衡量?一旦扩张速度失控,任何加盟商都无法定下心来。“这就跟炸弹一样,你不知道在你附近哪条街上何时会突然签约开出一家新店”加盟商表示,这会让他们心里很没底。 对于业主普遍关注的CRS费用,APP预定过高,积分货币化等等,本次调整内容均没有提及。加盟商坦言,尽管这在其预期承受范围内,但确实又抱有期待。而真实的调整方案出来,这样的心理落差让其很难接受。 但需要承认的是,让酒店集团降CRS甚至是管理费用确实困难,越是加盟店多、品牌层次丰富,往往都是牵一发动全身。就像季琦在19号面会加盟商时强硬表态,“即便加盟商全部选择退出,集团也不会在管理费上做出让步”。而经济型酒店颓势如此,在RevPAR和出租率持续下滑的当下,亏损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同时华住表示,公司将与每一位加盟业主就这些调整进行沟通,并签署相关文件。如加盟商对政策调整存在疑义,可仍按原加盟合同相关约定执行。如果加盟店发生违反品牌标准、违约、不执行集团有关制度、破坏华住各品牌声誉、阻碍集团各类正常经营活动等情况,华住有权随时终止上述政策的执行或根据合同约定进行追责。 对此有加盟商认为,“华住的补充文件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同时为自己当初的加盟合同填补漏洞,一年后回归原样,这根本就是在给加盟商下套。” 面对这样的质疑,华住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并不是强制执行的方案,加盟商自己具有选择权。如果华住只考虑自身的利益,那么又何必对加盟商让步,出台调整方案。 尽管如此,加盟商的沮丧和失落却仍已经形成了一股情绪传染。对于旷日持久的谈判进展和华住这样“挤牙膏”的让步态度,部分加盟商已经开始失去耐心,在营收持续下滑的趋势下,翻牌也成了部分加盟商的选项。 “不跟他玩了,这样耗下去情况只会持续恶化。”四川某加盟商表示,按正常的营业状况来看,华住实际高达15%的营业额支出根本难以为继。在根据现今形势与多个股东作出沟通后,达成了退出的共识。“趁着季琦给出一个月内免责退出的‘开恩’,大家好聚好散。” 而从集团方面考虑,对于华住的“开恩”之举,另有加盟商认为,华住应该也有清退不良资产的考量。“亏损店面能主动选择退,这对他来讲同样是利好。” 据了解,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有旗下不同品牌的数位加盟商陆续退出。由于合同内对其他品牌加盟限制条款,目前退出者均以单体形式经营。在亏损不可逆情况下,既然在正式承诺上给退出“松了绑”,那在或许能有新的出路也未可知。然而,现实情况或许同样无法让人乐观。 “我认为考虑退出做单体的要慎重。”某加盟商表示,“客观上讲,业主的亏损并不能完全取决于华住方,包括管理、选址、物业成本等等都是影响因素;单体酒店出租率本身低于连锁,再加上业主要没有酒店从业经验,一样很难保证盈利。” 显然,当市场形势已经发生突变,后知后觉者只能成为这轮行业洗牌潮中的悲情注脚。回归到理性来看:持续性对抗结局是双输,区位差、无酒管经验决意做单体也并非“良药”,最终的解决途径还是要回到谈判协商的轨道。 “既然能够迈开第一步,这就是在正确的方向前行。”在当前组建业委会、力主谈判的大框架下,如何尽可能推动品牌方在为加盟商止损和维持自身收益间做出平衡,这需要双方不懈的努力。 |